大學生大尋訪之四十四丨人民日報印刷廠:一流的品質鑄就一流的報紙品牌來源:印刷工業作者:大尋訪報道組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牽頭組織,聯合地方印協及北京印刷學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茖W校、武漢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五所院校,開展“激蕩40年——中國印刷業大學生聯合大尋訪”活動,以此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10名大學生走進企業,探尋歷程,用年輕人的視角縱觀行業、展望未來。7月18日,走進人民日報印刷廠,對話副廠長楊興華。 從河北里莊到北京王府井,從金臺西路到王四營,70年來,人民日報印刷廠與人民日報風雨同舟、同甘共苦,不斷壯大,始終是黨報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硝煙彌漫的戰爭時代、激情燃燒的建設歲月,還是在波瀾壯闊的改革時期,人民日報印刷廠始終秉持黨報人的優良傳統,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奮戰在黨報印刷出版的第一線,為人民日報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厚重的歷史沉淀,見證共和國印刷業的成長進步 伴隨著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滾滾硝煙,人民日報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縣里莊村創刊,時為中共中央華北機關報,實際承擔中共中央機關報的職能,迎著新中國即將誕生的曙光,人民日報社于1949年進駐北京,接管了位于王府井大街的國民黨華北日報社,編輯出版中共中央機關報。 人民日報印刷廠不僅是中國印刷技術進步的見證者,更是印刷行業發展的領跑者。從黑白到彩色,從鉛印到膠印,每一期人民日報都凝結著人民日報印刷廠職工們的心血和汗水,都承載著印刷廠全體職工的忠誠和堅守。 沉重的使命責任,養成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 特殊的背景和環境決定了人民日報印刷廠必然承擔著沉甸甸的政治責任。人民日報印刷廠時刻秉承“黨報至上,政治第一,守土有責”的方針,“質量服務創雙優,同行業中高一籌”的宗旨,這種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無論從每個職工到干部,都是第一位的?!耙舱浅袚诉@種政治使命,決定了人民日報印刷廠在很多事情上,不能單純考慮經濟效益?!比嗣袢請笥∷S副廠長楊興華強調說。 說到這里,楊興華饒有興趣地講起了一段往事。在前些年,人民日報印刷廠引進了一款印刷設備。在開始做測試時,負責調試設備的師傅說,你們報紙印刷,0.3mm的套準精度就足夠了。楊興華當即反駁說,0.3mm的精度在人民日報印刷廠就算是廢品。事實上,人民日報印刷廠對于報紙印刷的要求很高,像領導人的照片,在色彩還原和套準方面容不得半點馬虎。此外,人民日報印刷廠還承擔了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要為年齡較大、視力不好的中央領導人印刷只有幾十份印量的“大字報”;比如不能完全從經濟回報來考慮對業務“挑肥揀瘦”;比如在兩會期間調配大量人力物力保證各種報紙的正常出版等。這份責任和使命也使人民日報印刷廠必須擁有良好的管理,即層層細化,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據介紹,人民日報印刷廠幾乎任何一項工作都有制度規范可循,比如在確保印刷質量方面,人民日報印刷廠就有專門固定的機組來負責黨報機關報的印刷以確保不出錯;在校對階段,還會有專人從頭到尾,從出版到出報來檢查剛印出的報紙是否有出錯的地方。小到會議制度,大到決策審批,每一個崗位每一位員工,包括廠長,都有清晰的制度來規范。 新媒體時代,尋找轉型升級的新契機 如今受新媒體的影響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訂閱報紙的客戶數量逐年下降,一些文藝性、娛樂性的報刊群體也在逐漸減小,發行量連年急劇下滑,人民日報印刷廠也不例外地遇到了這個問題。楊興華承認,報業印量下滑是大勢所趨,但人民日報印刷廠在這樣的大趨勢中依然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態勢,實屬不易。 談及目前印刷行業比較關心的用人問題,楊興華表示,受用人成本的影響,人民日報印刷廠近年來很少大規模地引進人才?!斑@不僅是人民日報印刷廠所面臨的問題,也是很多報紙印刷企業都存在的共性問題,這就要求報紙印刷企業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冷靜下來,尋找轉型升級的契機,為企業注入新鮮活力?!睋私?,未來人民日報印刷廠在新廠區會與其他企業進行文化合作等相關項目建設,這是新的機遇,希望人民日報印刷廠能抓住機會,一舉完成轉型升級的重任,為國家、為行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本期報道制作 總策劃:王立建 采訪:馬含笑 撰稿:馬含笑 視頻錄制剪輯&攝影:蔡虎翼 楊家旺 指導老師:李冰 外聯:劉雪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