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大尋訪之三十七丨中科印刷:緊跟市場 穩中求進來源:印刷工業作者:大尋訪報道組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牽頭組織,聯合地方印協及北京印刷學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茖W校、武漢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五所院校,開展“激蕩40年——中國印刷業大學生聯合大尋訪”活動,以此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10名大學生走進企業,探尋歷程,用年輕人的視角縱觀行業、展望未來。7月17日,走進中科印刷,對話董事長沈幸華。 伴著纏綿的細雨,聽著繾綣的音樂,繞過無數路口后,尋訪團到達目的地——位于北京市通州宋莊工業區的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中科印刷廠區,四周鮮有人煙,一切都隱于靜謐之中。1957年建廠,廠齡已超過一個甲子的中科印刷在這數十年的發展中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發生了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讓我們跟隨尋訪團的腳步走進中科,聽一聽沈幸華董事長講述的關于中科的那些事。 時代變遷,不忘初心 距今61年前,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在北京市通州區北苑建廠,建廠初期主要承印各個研究所的期刊,其當時所做的數字表格,與全國其他印刷企業相比質量名列前茅。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時期,全國大部分印刷企業處于停產歇業狀態,中科印刷卻依然在堅持生產。這一時期,中科院的主要科研成果——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人工合成胰島素等內容的排版印刷都在中科印刷完成。中科印刷在這一時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0世紀90年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如火如荼,中科印刷的管理模式、配備,包括業務類型,也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進入21世紀,中科印刷如大多數國有企業一般,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造。這一時期,中科印刷有歡樂、有躊躇,直至2006年,其完成了一次大的改革——遷至200畝的新廠,這一搬遷,為中科印刷隨后完善的管理,自動化、數字化生產提供了保障。采訪時,沈幸華董事長不由感慨:“與改革開放前相比,如今中科印刷,從生產能力、盈利模式、人員層次來說,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相信未來,中科印刷在時代變遷中,將依然以一顆不變的初心勇往直前”。 市場變遷,“?!闭邽橥?/span> 印刷行業是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競爭激烈的行業。曾經的“要想發,搞印刷”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如今的低價競爭、用工難、智能化改造、綠色化升級讓一些小企業脫離了隊伍,“?!毕碌钠髽I有的艱難度日,有的摩拳擦掌,有的大展拳腳…… 如今,在幾乎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印刷企業要想發展,其決策、運轉,都要適合市場需求。沈幸華董事長結合中科印刷發展歷程介紹道,國企在這方面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歷史包袱過重,決策機制過慢,互相推卸等弊端,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轉型、發展會受到一些制約。北京書刊印刷企業中市屬、央屬、軍屬的企業到目前為止,以印刷為主營業務的已經相對較少了。經過市場的重新洗牌后,能夠真正靠印刷盈利的企業,實在難得。 模式變遷,抱團取暖 “書刊印刷有歷史延續性,我們覺得,要把中科印刷發展起來,還是應該按照市場經濟的模式,按照企業自身的特性來制定發展規劃?!痹谥锌?,一方面,出資人要對企業負有直接責任,其經營決策和自己的利益直接掛鉤;另一方面,中國科學院,在企業的經營轉換模式上,起到決定的作用。也就是實行股權社會化,即進行企業社會化的改造。有了政策的支持,2015年,中科印刷便在市場大河中尋找到了國彩,兩家企業進行重組合并。至此,進行資金與社會資源的雙結合,兩家企業一起,產生了1+1的效應。 經此改制,中科印刷目前股權制的架構為國有、民營、中科管理團隊各占一部分,在企業決策中,以出資人的利益為出發點來進行決策,這樣能夠更好、更貼切地指導企業的發展?!斑@一股權制架構,從目前看,效果是非常好的?!鄙蛐胰A董事長表示。 在中科印刷,市場永遠被放在第一位。企業發展緊隨市場需求而變是中科印刷永恒的追求。 本期報道制作 總策劃:王立建 采訪:黃渝祺 撰稿:黃渝祺 視頻錄制剪輯&攝影:蔡虎翼 楊家旺 指導老師:李冰 馬雪君 外聯:劉雪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