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丨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之四川行(一)來源:印刷工業作者:馬雪君
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證者。在中國邁進新時代、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節點,在轉變發展方式、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的當下,包含印刷行業在內的傳統產業正面臨深刻重塑。如何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改變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現況,無疑是印刷行業在新時代的重大課題。 帶著對這一課題的思考,藉由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機,中國印工協組織印刷行業2018大調研,以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由協會理事長、副理事長、副秘書長掛帥,分別率隊深入走訪東部及中西部企業,摸底行業企業及區域印刷的發展現況,探尋行業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以及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的有益實踐,試圖為印刷行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找尋路徑,問道革故鼎新之思路與方向。 新征程呼喚新作為。邁向未來,我們任重道遠。 四川,位于中國西南腹地,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其經濟總量多年來位居西部地區第一。而其省會成都,自古即是一個重要的商貿中心,2017年更以超過1.3萬億元的GDP總量,排列四川第一、全國第九。 有著良好的身世背景,四川,尤其成都的印刷業雖不能與沿海地區媲美,卻一直行于西部相關地區的前列,其發力的節奏、面對的困難種種,以及對于未來的思考,或多或少地都影響著相關地區、相關企業的思路。 在四川省印刷協會的支持下,2018年4月24日,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黨支部副書記袁建湘,印刷器材分會秘書長高建,印刷器材分會常務副秘書長、文化藝術品復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高英凱等一行,走訪了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了解新時代下器材供應商的發展新模式。 四川省印刷業,因人口大省、酒業發達等因素而位于西部地區之前列,而構成印刷業的企業個體,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上規模企業寥寥。四川省印刷協會理事長張國才表示,四川省印刷業面臨的問題與國內大多地區相同,一是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不斷攀升,工價20余年未變,甚至出現下降趨勢,而導致的利潤微??;二是環保治理對印刷行業影響頗大,企業頗感壓力;三是省內各地區發展不平衡現象突出,成都發展最好,書刊印刷總量占全省的近90%。他表示,作為剛剛上任的四川省印協理事長,其將帶領協會切實為企業做好服務工作,盡可能地掌握企業需求并上達給有關政府部門,將相關政策信息及時下傳給企業,做好企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梁。他亦希望,印刷企業之間不要“自相殘殺”,打價格戰,應聯合起來共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印刷物資公司,可以被稱為計劃經濟時代印刷行業的一個標記,在以指標說話的彼時,其起著采購與分配的重要作用。后隨著市場活躍度的提升,有些省市的物資公司因無法以固有業務支撐企業的發展而漸走下坡路,甚至消失,有些則在一次次的市場磨礪中尋找到自己的發展步伐,四川省印刷物資有限責任公司就屬于后者。其依托上級單位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借力發力,業已成為四川省教材教輔印刷領域的主導者。 袁建湘副書記(左二)與邱杰總經理(右二)交流印刷物資流通情況 1995年,正值計劃經濟時期的尾聲,主要業務為機械設備、油墨耗材的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開始感到發展的困難,經營舉步維艱。于是,如何面向市場進行改革,成為公司彼時的一個重要命題,經過一番思慮,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于1998年開始分部門進行承包,這是其走向市場化的一次改革。 2005年,國內產品在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后,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又遇到了發展的瓶頸,于是公司領導開始針對“依托市場,物資公司是否可以找到可持續發展的出路”這個問題尋找答案,最終結果是否定的?;诖?,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再一次進行改革,將過去簡單的以掙錢為目的的經營策略,提升到依托資源為行業服務。2010年,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進入改革基因較強的文軒傳媒,確定以服務為宗旨,借力發力。 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有企業,到獨自在市場經濟中打拼,再至集團下屬物資公司,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的改革路徑看似一場出走與回歸,但實則是對自身認識的過程,以及隨形勢而變的決策。在進入文軒傳媒后,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開始尋找自己新的定位。根據公司總經理邱杰介紹,四川省教材教輔的特點是量大,一年印制量約2.5億冊,且時間短,故集團下屬四川省新華印刷有限責任公司只能承接不到30%的印制任務,而大部分業務則集中在社會印刷企業中?;诖?,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為自己定義的屬性是,幫助印刷企業保質保量地完成教材教輔印制任務,為此,公司主要就三方面開展工作。
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要求耗材提供商將“winshare印材”印在包裝上 經過以上三方面的工作,以及印制中心的嚴格管理,四川省教材教輔的印制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得到了人教社的認可,在近幾年的質量評比中,一直排在前三名。而許多出版社也因為質量有保障而將自己的業務交給與文軒傳媒合作的企業。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這是柳絮的借力;“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這是行船的借力——于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而言,文軒傳媒就是其背后的力量所在,支撐著其迸發出更多的能量。 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60多人,2017年銷售額6.5億元,這份還算不錯的成績單或主要來自于“服務”兩個字,這也是交談中邱杰總經理多次提起的。 于印刷企業而言,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可以幫助印刷企業選擇高質量且價格合適的產品,并將賬期延長到半年。在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看來,自己只要賺到合理的利潤即可,可以將更多的利潤轉嫁給印刷企業,為此,公司主動調整毛利率,從過去的12%~15%下降到現在的10%以下。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提出的“為印刷企業做好服務”的理念,以及切實的行動,讓其這個乙方成為四川省教材教輔印制市場的主導——以前,公司考慮的是如何滿足印刷企業的需求,但現在,則是通過滿足文軒傳媒的需求而將印刷企業集聚在一起,而公司業務員的工作也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銷售產品,而是為客戶做好服務。 于行業而言,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以其上屬母公司文軒傳媒為主導,著眼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而開展行動。如,今年,文軒傳媒將投巨資建立一個占地約1000畝的產業園。邱杰總經理特別提及,產業園的建立并不是簡單地集中行為,而是要完成產業的整合升級,將前端的原材料倉儲、中端的印刷加工,以及后端的圖書倉庫進行整合,統一規劃環保、物流、網絡等事宜,同時,還將建立印刷博物館、印刷物資交易平臺等。再如,文軒傳媒與相關學校合作開展教材回收公益活動,即將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回收,送到紙廠加工為再生紙,然后再用于教材教輔的印制,綠色環保、節省成本。 很多時候,當我們換個視角看世界,世界待我們的態度也不一樣。將這句話套用于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的經歷,確也有幾分契合——當公司立足于文軒傳媒的位置,將視野投放至行業的發展之時,其也獲得了自身發展的支持。短暫的行程后,讓小編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川省印刷物資公司對于“借力”的理解,實則,借力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不知道四川省物資印刷公司的經驗,是否讓某些正在困惑的企業也能“借”到些許“力”。 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之廣東行 ◆ ◆ ◆ ◆ 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之河南行 ◆ ◆ ◆ 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之新疆行 ◆ ◆ ◆ ◆ 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之浙江行 ◆ ◆ ◆ (請注明來源:印刷工業雜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