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丨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之浙江行(三)來源:印刷工業作者:李君
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證者。在中國邁進新時代、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節點,在轉變發展方式、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的當下,包含印刷行業在內的傳統產業正面臨深刻重塑。如何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改變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現況,無疑是印刷行業在新時代的重大課題。 帶著對這一課題的思考,藉由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機,中國印工協組織印刷行業2018大調研,以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由協會理事長、副理事長、副秘書長掛帥,分別率隊深入走訪東部及中西部企業,摸底行業企業及區域印刷的發展現況,探尋行業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以及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的有益實踐,試圖為印刷行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找尋路徑,問道革故鼎新之思路與方向。 新征程呼喚新作為。邁向未來,我們任重道遠。 活躍的民營力量歷來被視作浙江印刷業的標簽和代言人,對于后者僅次于廣東的產業規模和體量,其貢獻可以說居功至偉,而他們的活躍不僅僅體現于機制建設、市場反應、戰術準備等層面,在技術創新、自主研發等象征企業軟實力的層面,他們亦不遺余力。通過技術軟實力的深刻鍛造,他們中的不少成長為細分領域的領先者,以及客戶口中的那個“他”。4月24日-25日,結束了此前一周的廣東調研后,由中國印工協理事長徐建國、理事長助理孫德意、副秘書長李君組成的調研組一行奔赴浙江杭州。 某種程度上,豎立在道路兩旁的廣告牌可以是訪客們快速讀懂一座城市氣質的窗口。當我看到移動支付示范城市的宣傳廣告與某大型賣場慶典活動預告并肩相偎時,一種奇妙的感覺頓時從心中升起。兩種商業形態,兩種生活方式,出現于杭州這座據稱中國最智能的城市,這幅頗具戲劇感的畫面竟讓人產生了一種久違的和諧。移動互聯與傳統的交融,催生了杭州除了詩和遠方之外的又一張名片:創新之城。如此氛圍之下,我們此番走訪別具一番意義。 25日下午,在浙江省印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黃瀚軍陪同下,調研組前往浙江美濃世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美濃對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及布局。 有人說,煙標印刷行業是中國印刷包裝行業最優質的細分子行業之一,也有人說,把“之一”去掉也不為過。美濃就生長在這樣一個旁人眼中的沃土之上,在煙標印刷行業,美濃似乎是個低調的存在,不愛出風頭亦不事張揚,但對很多同行企業來說,這位時常被客戶掛在嘴邊的“那個他”,卻是大佬級別的存在。 從1993年其前身美濃絲網成立,到1995年成功推出第一款絲印磨砂“大紅鷹”煙標而揚名業界,并以此正式進入煙標印刷行業至今,美濃已在煙包領域深耕細作了25年,從單一的印刷加工企業成長為集設計策劃、材料科技、包裝印刷為一體的紙包裝整體方案解決商,其創新先鋒的形象深入行業。據了解,目前美濃煙標印刷主業產值已達15億元。2012年,美濃正式組建集團,開啟了集團化發展的新征程。而通過這些年的產業擴張及資本運作,美濃還將觸角伸向了新能源、文化產業、投資管理等領域,走出一條專業化與多元化相結合的發展路徑。2017年,美濃位于錢江開發區的200畝地新廠房正式啟用,用美濃人的話來說,美濃由此邁入了發展新時代。 想要通過簡短的碎片式交談來全面了解一個擁有如此多元產業鏈的集團企業,顯然是不現實也并不科學的事,但深入現場的交流與走訪,總會產生一些相對深刻的印象和感悟,透過這些,或可有助于我們管中窺豹。 或許與早年在煙標印刷行業成名的經歷有關,美濃極為重視設計環節。為滿足中國煙草日益增強的設計策劃需求,美濃在2001年率先成立了設計策劃公司。十多年來,美濃設計依托杭州、上海、深圳三大基地,服務中國煙草各大品牌,為其提供產品設計、品牌策劃、市場公關等系列方案。憑借一流的創意水準,美濃設計攢下了良好的口碑和聲譽,被視為該領域的第一梯隊。自然而然,美濃設計也成為“集團開辟新市場、穩定老市場的核心軟實力,成為集團蓬勃發展的源動力”。 據集團技術總監王可介紹,設計團隊擁有六七十名員工,分布在杭州、上海、深圳三個基地?!凹葹榭蛻籼峁┬庐a品設計開發等前端服務,也為客戶提供營銷設計策劃、網絡推廣服務等后端服務”,通過從前端到后端的一體化整體服務,提高客戶的產品競爭力,為客戶創造價值。 設計方案采用內部競爭機制,三個基地的設計人員都可參與競標,一旦某方案被客戶選中,相關設計人員便會得到公司的提成獎勵,據說金額可觀,而當方案實施,進入正式生產后,公司還會根據該方案帶來的產量情況給予設計人員二次提成。 內部競爭、豐厚獎勵,如此機制之下,似乎也就不難理解,美濃總裁虞樟良在今年3月集團會議上所提到的一段話,原話是這么說的,“新時代的開辟,得益于集團超前預判,在設計開發上高舉高打,成功抓住了煙草市場變局提供的新產品開發歷史機遇?!倍3旨瘓F設計研發軟實力行業領先,也是美濃今年設定的新時代“目標”之一。 前文曾提到,煙標印刷被視為最優質的印刷細分市場,或許正因如此,煙標市場的競爭壓力也相當大。據介紹,國內現有大小煙標印刷廠千家左右,產能加起來可以達到1億箱,然而市場的需求量只有4000多萬箱(2017年數據為4737.8萬箱)。此外,美濃還需應對一個難題:由于堅持不與煙廠合資開廠而帶來的業務影響。雖說是基于對市場容量的判斷,但現實的業務壓力必然存在。怎么辦?美濃人給出了頗為自信的答案:美濃的技術實力就是核心競爭力,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接別人接不了的活。 在行業里創造了數個第一的美濃人確實有這個底氣:他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開展紙包裝新材料、新工藝、新盒型的研發,提供最優化的紙包裝解決方案。別的不說,且說我們現場看到的數碼打樣。3年前,美濃引入了一臺HP數碼印刷機,由此開始了煙標印刷產品數碼打樣的歷程,而此舉據說引領行業之先,不少大家紛紛效仿。經過3年的持續開發、磨合,美濃已經能在數碼樣上加入燙印、絲印、模切等工藝,向客戶提供煙標成品的數碼樣。一旦客戶方面發來修改意見,一般一天之內都能完成?!耙驗槌龌羁?,客戶常常以我們為標準,要求其他供應商?!?美濃人言語間透著自豪。 從加諸于美濃的各種稱號也可大體窺見其研發實力: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省級企業研究院,全國紙盒包裝與防偽印刷技術標準化試驗與推廣基地,承擔浙江省重點技術創新專項及相關國家、行業標準起草制定……據介紹,美濃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不低于2500萬元。 研發不一定都要高大上,接地氣的小創新也很重要。為延續創新基因,營造全員創新氛圍,美濃管理層可謂煞費苦心。自2016年起,美濃在全公司范圍內推出“五小”評選活動(小發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投入不高于15萬元),評選出超過160個項目。別小看這些項目,它們也為公司貢獻了可觀的效益。比如,2017年特等獎“斜走膜”工藝,在利群多個系列產品上進行了推廣,電化鋁普遍降低一半左右。2016年特等獎“禮盒封面自動機裱紙”工藝,已在公司全部書型結構禮盒面板(翻蓋禮盒)上全面應用,成效顯著,產品合格率提升了2%。 在美濃的官網上有這樣一句自我介紹:中國印刷產業鏈最為齊全的企業。我想,這個齊全可能一指工藝,二指設備,三指產業鏈上的企業。 據稱,美濃擁有“全國最大的絲印生產線”,年生產能力150萬大箱(煙標),在繁忙的生產現場,我們看到膠印機、凹印及、數碼印刷機、燙金模切機、檢品機等多種生產裝備。聽工作人員說,去年新廠房剛建好時,大家還感嘆空間好大,但大量設備陸續進駐后,很快就擺滿了。接下來,公司還會購置數臺凹印機、數碼印刷機、膠印機等設備,進一步擴大產能。 如前所說,現在的美濃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印刷加工企業,它的觸角已涉及印刷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展示中心墻上張貼著的美濃“家譜圖”里,我們見到了亞欣紙業、美濃涂料、新華彩印、易盒包裝科技等成員企業的名字。據介紹,公司產品除主業煙標印刷外,還有各類印刷油墨、涂料、鐳射定位轉移紙、鐳射定位復合紙、模內注塑標牌、水晶滴塑標牌及全息鐳射定位膜,等等,遍布國內各大市場;而書刊雜志、樣本畫冊、紙盒包裝等印刷類產品,甚至遠銷亞洲、歐洲、美洲等國際市場。近年,美濃還成立了包裝互聯網科技公司,意圖在個性化定制包裝市場上做一番文章。 在美濃的精心布局下,其位于杭州余杭錢江經濟開發區、蕭山臨江工業園,湖州吳興經濟開發區的三大制造基地形成了產業聯動,構建起一條集紙張加工,電化鋁、環保油墨生產、煙標印刷為一體的產業鏈條。 面對未來,美濃雄心勃勃,斗志昂揚。正如虞樟良所總結的:2017年是集團劃時代的一年,取得了歷史最佳業績,且搬入了新家園,而隨著發展邁上新平臺,美濃也邁進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啟了一段新的征程。 有感于美濃的雄心與斗志,中國印工協徐建國理事長這樣點評:大企業有大企業的優勢與做法,就像用價值數千萬元的惠普數碼設備做數碼打樣,這樣的大手筆非實力雄厚而不能為。美濃的發展歷程中,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積極占領行業技術高地,這就使自己有了競爭的底牌。美濃決策層對市場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斷,而且態度堅定,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比如對于設備投資,敢于逆勢而上,拋出大手筆,這不僅需要實力,也需要足夠的魄力和自信。 老話說的好: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思維。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再出發,便是新跨越,一如美濃。 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之廣東行 ◆ ◆ ◆ ◆ 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之河南行 ◆ ◆ ◆ 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之新疆行 ◆ ◆ ◆ ◆ 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之浙江行 ◆ ◆ (請注明來源:印刷工業雜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