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格局走勢縱橫談(一)

來源:印刷工業雜志社 

2016年夏日,一場“走向未來 縱橫談”在行業內引起不小的波瀾,由小及大,直擊行業發展之迷茫點,為企業撥開云霧。時隔一年,又見“縱橫談”,2017年7月3日,16位資深行業人士以“格局 走勢”為主題,共同探討在亟待深刻變革的當下,印刷人應以怎樣的視野和思維來審視我們深耕其中的印刷行業。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擁有怎樣的發展,你準備好了嗎?

郭健

北京利豐雅高長城印刷有限公司 總經理

“大型印刷企業的管理核心是效率,目前大型印刷企業內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對物流量、人流量、現金流量的信息化處理反應慢,需要企業倍加關注?!?/span>

北京利豐雅高是一家大型書刊印刷企業,與許多其他書刊印刷企業一般,在新的背景下面臨著具有時代特色的壓力。首先,公司以前主要從事的是期刊印刷,但自2013年開始,傳統媒體被新媒體逐漸替代,相關業務大幅縮水。其次,隨著近幾年環保政策的陸續出臺,公司的環境治理成本不斷上升。面對這主要的雙重壓力,作為企業管理者的我,必須要學習的是如何適應現在的環境,并帶領企業更好地走下去。

針對主營期刊業務越來越少的問題,我們首先將視線轉向了于我們而言較為容易轉型的圖書印刷,但在實踐中發現圖書印刷的特點是小批量、多批次,這與公司原來的設計完全相悖,故經過幾番考察與考慮,轉而涉足大幅面噴繪??梢哉f時下,北京利豐雅高正在由一個專業的期刊印刷商,向集期刊、大幅面噴繪、圖書、包裝及其他業務于一體的綜合印刷商過渡。當然,公司的主要業務還是期刊,其占公司總業務的7成左右。針對新的環保政策,包括VOCs監管制度的不斷加強,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與公司同仁一起學習、不斷地改進有關治理方案,通過采用清潔能源等措施提升企業在新環境中的生存能力。

根據我的經驗,大型印刷企業要想更好地發展,首先,要接受政府的監管,并隨著政府監管政策的變化而變。其次,要緊隨新技術、新產品的發展,這亦是一種使命。第三,要提升企業管理效率,目前大型印刷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對物流量、人流量、現金流量的信息化處理反應太慢,需要企業倍加關注。

阮強

天津環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印刷行業永遠回避不了這樣一個課題,即運營方式和市場的契合、管理方式的不斷創新,技術進步的速度,決定了行業的發展狀態?!?/span>

談及天津的印刷業,雖然已有企業在管理模式、生產模式上進行了創新,但整個行業由于多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包括內部機制問題等,還沒有明顯的提升。曾經有一位領導提及,國有企業就不要搞印刷了,還是讓民營企業來做吧。而天津磁卡一直在堅持著,支撐我們的除了發展歷史與產業傳承固化的“舍不得”這三個字,更多的還是對客戶的忠誠和在這個產業的堅守。企業擁有許多重要的資質、較好的產品,應當奉獻給社會。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天津磁卡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即從印刷跨入數據卡業務領域。如今,公司在以數據卡研發與制造的基礎上,將視線聚焦于數據卡應用、特別是城市的公交收費系統,希冀在這個小領域做專、做精、做到持續領先。經過努力,現在全國170個城市的公交收費系統均由天津磁卡負責,公司占領了該領域1/3的天下。從最初的接觸式劃卡,到移動手機支付,我們率先在全國近30個城市推行NFC移動支付,目前又在全國15個城市推廣或上線測試二維碼支付,以及閃支付等——隨著技術的發展,天津磁卡也在不斷提升。如今,天津磁卡在該領域已然具有一定的優勢,這得益于公司較早地介入了相關技術,并有一定的技術儲備,也恰好契合了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滿足了軟件和硬件的深度融合以及整體水平提高的要求。

由此轉回我們所處的印刷行業,或許我們永遠回避不了這樣一個課題,即運營方式和市場的契合、管理方式的不斷創新,技術進步的速度,決定了行業的發展狀態。

任玉成

北京印刷協會 首席顧問

“就數字印刷本身而言,其未來前景是好的,但在投入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上下游的融合,如若延續傳統的商業模式,則很難盡快盈利?!?/span>

2012年—2017年,北京印刷業經歷了逐步走低后上行的發展過程,目前,其主要面臨著來自三方面的壓力,即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環保政策趨緊帶來的壓力,以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帶來的壓力——這“三座大山”確實讓北京印刷企業步履維艱。

針對北京印刷業,尤其書刊印刷業的發展,我主要談及三點。第一,由于河北的勞動力成本等相對較低,所以北京市內的很多出版社都將要求并不是很高的活件交付給河北當地的印刷企業,粗略估計不會低于1000萬令紙,而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書刊印刷企業也在考慮怎樣外遷。第二,近四年間,北京市政府投入了近1個億用于推動北京印刷業的綠色化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目前,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源頭治理、使用清潔材料等方式,已經可以讓車間的VOCs排放達到一個很低的水平。目前,北京印協也在同企業交流,希望在多種方式的嘗試中,選擇出運營成本更低、排放效果更佳的治理方案。第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減少了大批外地務工人員,迫使智能化發展成為北京印刷企業的關注點之一,這也是印刷企業未來的必走之路。

特別提一下,近年來,北京數字印刷的增長較快,且已經出現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其中有企業采取的是與出版社合作的方式。以此來看,就數字印刷本身而言,其未來前景是好的,但在投入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上下游的融合,如若延續傳統的商業模式,則很難盡快盈利。

陳均

廣東省印刷復制業協會 會長

“中小企業發展的空間絕對是存在的,只要可以做到專(專長)、特(特色)、先(先進),就必然擁有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競爭力?!?/span>

談及書刊印刷,很多印刷人關注的都是傳統的書刊印刷企業還能活多久,還能不能走下來。針對此,我想談一下自己的看法。近年來,傳統的書刊印刷企業受到了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沖擊,會有適當比例的下調,尤其是以報刊印刷為主的企業。但傳統的書刊印刷是不會消亡的,且在未來3年~5年下降到一定水平后,還會有小幅度的上升。我認為主要有四個原因。首先,傳統的閱讀習慣并不容易改變。第二,隨著數字技術和其他技術的發展,傳統印刷技術也會不斷地提升?;蛘哒f,科技的發展帶給傳統印刷技術新的競爭力,尤其在成本上。第三,滿足社會需求的書刊產品在不斷增加,如手工書、立體書,尤其是兒童書。第四,傳統印刷與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其他新科技技術融合發展,為書刊印刷開拓新的市場。如今,已經有企業將AR技術、RFID技術,甚至數字資產管理等融合到傳統印刷中,所以印制的書已經有了新的呈現形式。

隨著市場競爭越加殘酷,必然會有一些中小企業在大浪淘沙中被出局。但是中小企業發展的空間絕對是存在的,只要可以做到專(專長)、特(特色)、先(先進),就必然擁有自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