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打響未來之戰作者:李 君
行業大佬的身份注定要肩負起一份厚重的責任與期待。6月8日,膠印機制造界領軍企業海德堡發布財報,以創新高的銷售額、可觀的訂單價值和稅后凈利潤,完美收官2015/2016財年。據年報披露:在2015/2016財年,海德堡的銷售額達25.12億歐元,較上年增長7.6%;稅后凈利潤2800萬歐元(上年-7200萬歐元);訂單總價值24.92億歐元(上年24.34億歐元)。這樣的成績無疑提振了整體低迷的印機制造領域的士氣,就連甚少在媒體前露面、一向低調的海德堡首席執行官林巴赫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高調了一回,以“戰略調整正帶來喜人的效果,通過投資開展數碼印刷業務并加大服務力度,我們希望在將來實現進一步增長”的一番話,為海德堡交上的這份成績單“蓋棺定論”。 看似輕松的話語隱含的卻是,在緩慢爬坡的全球經濟、整體低迷的印刷市場的大環境下,制造業企業“重回增長軌道”的不易,要知道海德堡為此付出了整整4年的努力。在drupa 2016期間,我們對海德堡全球及中國區高層的專訪,或可有助于讀者品讀這一個個數字背后已經、正在和即將發生的故事。 海德堡全球:數碼時代,集成是要義 到達位于杜塞爾多夫展館1號館的海德堡展位時,已是當地時間下午4點。雖然臨近6點的閉館時間,但依然人頭攢動,讓我們恍惚產生了時間在這里停滯的錯覺——眼前,佇立的身影、暫歇的腳步、問詢的聲音、求索的目光,剎那間讓我們豪情頓生,那是一種身為印刷人的自豪。 在充滿律動的海德堡之歌《Color for you》的歌聲相和下,首次亮相全球的藍綠黃三色混搭全新logo將百年老店裝扮得時尚靚麗、青春洋溢。一改昔日深藍底色的厚重,一個年輕活力的海德堡形象走入人心。一般來說,企業logo的變化往往關聯其發展戰略的調整,讀懂logo,便秒懂一家企業。由此及彼,素來“矜持”的海德堡此舉不由得令人浮想聯翩:換裝寓意何為? 不得不說,人氣很旺,老板很忙,我們與兩位海德堡董事的約訪時間已經精確到分。在展位一角的會議室里,沒有過多寒暄,我們開始了與設備部負責人彭帝峰,服務部和印刷材料部負責人哈羅德·韋墨的對話,一旁“作陪”的則是“資深翻譯”亦是媒體團老熟人,海德堡中國有限公司產品總監夏靖。說來也巧,兩位董事的負責業務板塊正是新logo所指向的三大領域:設備、耗材、服務。 事實上,新logo的推出并非意味膠印機大佬的戰略調整序幕剛剛開啟,如果一定要羅列一個時間點,可能要追溯到四年之前。這一年,海德堡與理光的合作成果初顯——推出Versafire數碼印刷系統,這一步也讓海德堡重新跨入闊別經年的數碼領域。而推動海德堡做出這一決定的那只手正是“市場和客戶需求”。 傾聽 要清楚真正的數碼時代是什么?不然就會被表象牽著鼻子走。彭帝峰說,通過大量“傾聽”來自市場和客戶的聲音,海德堡剝繭抽絲,得出結論——數碼印刷只是方式,數字化印刷才是關鍵,通過數字化技術進行集成,這便是數碼時代的“內涵”。換言之,在數碼時代,機器僅是生產工具,集成變成重要主題。對于工業4.0、數字化印刷、數碼印刷三者間的關聯,彭帝峰分享了海德堡的感悟:一個是在數字化流程的平臺上,實現各種作業單體的互聯;一個是借助數字技術控制生產流程;另一個則指個體,通過機器互聯優化效率?!拔磥淼挠∷⑿袠I將是基于數字化技術的智能型產業。我們并不糾結于膠印還是數碼,而是在意傾聽,根據客戶、印刷品買家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p> 在海德堡看來,“智能化”是讓“按需供應解決方案”戰略落地的關鍵詞,其支柱有三:智能生產、智能服務和智能協作。打開視野的海德堡謀定而動,本屆drupa上所展示的正是其初體驗的成果。這三個高大上名詞怎樣對接海德堡產品架構?且聽兩位負責人徐徐道來…… 關于智能生產。海德堡提供既適合單張紙膠印又適合數碼印刷的集成系統,并貫穿從印前、印刷到印后的整個生產過程,其中,印通工作流程作用重大,它是打造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印刷廠的核心,不但可以優化印刷企業的生產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還有助于企業設備綜合效率最優化。 關于智能服務。海德堡既有全球最大的客戶群和設備安裝數據,又有遠程服務和網絡連接的基礎,基于此,可以為客戶提供包括在線服務、技術支持、個性化定制服務等在內的智能服務系列產品,有效預防生產故障并提高生產效率。 關于智能協作。一方面,印刷企業可借助海德堡構建的數字化平臺交流共享設備運行狀態、實時數據、效率水平等信息,以挖掘潛力、把握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企業可享受電子商務便利,及時獲得印刷材料、軟件、咨詢等服務。 或許我們可用“三縱三橫”來形容海德堡三大業務板塊與三大智能化支柱的關系。前者,設備、耗材、服務為三縱,后者,智能生產、智能服務和智能協作為三橫,縱向深入與橫向拓展交融相會,如此“縱橫捭闔”的布局大大推進了海德堡數字化平臺建設的步伐,將海德堡推向數碼時代的快車道。 發力 在drupa的炫技大舞臺上,全力擁抱數碼時代的海德堡以Simply Smart為題,一舉推出了多項革命性技術及創新工藝,領袖風范淋漓彰顯。以首次亮相的數碼新品Primefire 106為例,其在速霸 XL 106 平臺之上成就了由海德堡與富士膠片聯袂開發的“世界首款為工業印刷研發的 B1 幅面多色噴墨印刷系統”,大膽創新了數碼印刷工藝,堪稱一款革命性產品。而其開發初衷正源于對客戶和市場的傾聽,“活件印量逐漸減少,種類卻日趨豐富,是印刷業正在經歷的一大變革??蛻艏认M略O備具有更強的生產靈活性,又希望新設備擁有和海德堡單張紙膠印機一樣出眾的表現,尤其是在設備利用率、生產可靠性和機械的結實耐用方面,同時還要穩定融入客戶現有的流程?!睋淼鄯逋嘎?,該系統上市之初主要用于包裝印刷,其后將借助XL 106 平臺的設備配置選項優勢,為客戶拓展更加靈活的商業模式。談及數碼產品規劃,他亦信心十足,隨著更多新產品的推出,以及市場占有率的提升,數字印刷系統在設備板塊占據的份額有望從目前的10%逐步增至30%。 而服務、耗材作為“新興”板塊同樣表現不俗?!?015/2016財年,技術服務和耗材銷售的產值已經占據集團銷售額的四成?!惫_德·韋墨介紹道。他表示,一年前,海德堡全資收購印刷技術服務商荷蘭公司PSG,其所覆蓋的比利時、希臘、意大利、荷蘭市場得以并入,這項投資迅速提升了海德堡的服務能力并帶來不錯收益。與此同時,海德堡還收購了兩家生產涂布材料和潤版液、洗車水產品的企業,由此涉足耗材生產環節;陸續在27個國家上線海德堡電子商務平臺,計劃今年上線第28個。海德堡在“新興”板塊開疆拓土目的只為一個:供應經過賽飛揚認證、符合高標準環保要求的耗材產品,為客戶解決后顧之憂?!俺鲇趯Νh保的重視,不少印刷企業,尤其北美、歐洲地區企業愿意為此買單”,據悉,上一財年海德堡“新興”板塊業務銷售額增長很快,與之不無關聯。 四年布局,海德堡盤活了名為“數碼時代膠印機制造商出路”的大棋局,無論是海德堡自身的業績表現,還是林巴赫在財報中所總結的“廣大客戶在drupa展會上表現出的極大興趣證明了我們戰略的正確性”,無不從市場和客戶角度驗證了海德堡突圍的成功?,F在他們要用行動來回答一個問題:印刷的未來會怎樣? 海德堡中國:為未來做準備 對話海德堡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黃連光,是在威斯洛赫總裝廠——海德堡本屆drupa展會分會場,從主會場趕過來的他一直在接待來自中國的客戶,盡管聲音略顯疲憊,卻依然神采奕奕。他熱心地向我們解釋分會場設置的由來:海德堡的產品線非常豐富,想要展示的技術也太多,這些不可能一一進到drupa展位,于是產生了將分會場設在總裝廠的想法,再之后便出現了每日訪客數百人的盛大場面。 如果說主會場的展示圍繞印刷的未來,分會場的任務則是詮釋“膠印仍然是主流”。在威斯洛赫總裝廠兩天的走訪,足以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最大的膠印機生產基地”印象深刻:豐富系統的產品線展示、大幅面設備的驚艷登場、創新工藝的密集呈現、工作流程的全面智能,猶如一部生動的膠印技術教科書。(相關報道見后文“隨行筆記”) “近期與客戶交流,大家都在關注如何把工業4.0真正落實到印刷工業”,黃連光直言,這是一個困惑已久仔細想想又很振奮的話題。解題的鑰匙其實在于智能化?!罢缙囉凶詣訉Ш焦δ?,可以無人駕駛,未來,印刷也能實現。從Push to Start 到Push to Stop,讓印刷簡單化——這是海德堡以‘Simply Smart’為題想要傳達的理念?!痹谒磥?,智能化之于中國印刷企業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甚至有可能要比很多國家更快”。以海德堡數字印刷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推廣為例,到目前為止,Versafire CV的裝機量已達30臺(數據為海德堡中國印前及數碼印刷總經理侯建彤在媒體專訪中所補充),成績“超出了預期”?!皵荡a與傳統結合,色彩往往成為瓶頸。而色彩管理正是海德堡的優勢和強項”,這或許解釋了海德堡數字印刷產品為什么可以“大賣”??赡苷驗橛写私洑v,黃連光和海德堡中國團隊才能底氣十足地做出前述智能化差距的判斷。 “數字印刷的技術更新太快,客戶往往無從下手,不知道買什么樣的設備合適”,黃連光指出。而海德堡一貫的設計理念卻是,客戶只需關注在機器里面做提升,而不用擔心整套設備被淘汰。因此,數碼新秀Primefire 106樣機在drupa上甫一亮相便引發注目,現場收到了很多咨詢,有客戶當場就表示愿意成為“試吃螃蟹”的第一人,其中不乏中國企業(編者注:在訪談結束后數日,海德堡公布了中國首家用戶,即深圳賢俊龍彩?。?。黃連光對此深感自豪——自豪于客戶對海德堡品質的高度信任,也自豪于中國企業的實力與膽識。 如果將數碼和膠印比作海德堡印刷解決方案的“左右手”,那么兩只手的協作如何展開,怎樣回避沖突?帶著這一疑問,我們請教了黃連光及數位中國區高管,他們認為兩者并不矛盾:客戶所面對的挑戰,是能不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各種印量的活件,海德堡的銷售團隊會建議客戶基于自身需求和業務結構選擇最合適的生產方式。以“一母所出”的速霸XL 106-7+L和Primefire 106為例,若客戶追求的是大批量、高速精益生產,XL 106-7+L當仁不讓;若客戶希望提供增值服務或增加創意元素,大可試試Primefire 106?!耙欢ㄒ肭宄髽I的市場定位和產品戰略,不要陷入計算盈虧平衡點的誤區?!焙5卤ぶ袊∏凹皵荡a產品負責人侯建彤的觀點頗有代表性:人們之所以強調膠印和數碼需要融合,是因為它們之前被人為地劃分成了不同的印刷方式?!斑@十多二十年來,海德堡持續在流程建設方面投入,可以幫助客戶將數據信息通過中央數據庫對接到不同平臺,而不是局限于某種印刷方式?!?/p> 訪談中,黃連光同我們交流了導致數字印刷在中國發展緩慢的主要影響因素。影響之一,中國市場的可變數據應用太少,主攻的短版(500~1000份)業務又與合版重疊,相形之下,數碼印刷成本太高,這也造成了相當一部分開展數碼印刷業務的企業沒有錢賺。印刷加工是復制,而可變數據關乎創意與文化。影響之二,數碼印刷設備市場百花齊放,耗材卻無法通用,由于不能規?;?,使用成本就會居高不下。前些年的CTP版材市場也曾經歷類似情形。 事實上,Simply Smart理念的提出也為海德堡中國今后的工作開展設定了重點和方向: 第一,推進大數據建設,提升與國內客戶的網絡連接覆蓋面。目前,全球已有上萬臺設備接入“海德堡云”即中央數據庫,客戶可以經由移動互聯或網絡看到各類數據解析,了解與同類企業差距的同時,發現適合自身的運營模式和投資建議。 第二,加強內外培訓。青浦PMC承擔著培訓的重任。對內,要讓員工充分了解海德堡可以做什么;對外,要讓客戶知道為什么,好處在哪里。黃連光提醒我們不要忽視海德堡新logo中,除(淺)藍綠黃三色之外的深藍色,它代表了海德堡員工,“無論設備、耗材,還是服務,都離不開具備專業素養的人才來推動”。中國印刷市場有自己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比如目前仍以量為主,對設備的功能和特性需求比較多,又如環保問題,是當下中國企業亟待度過的難關。這些都需要專業團隊的專業化引導。 適應眼前并不難,難的是為未來做準備?!捌髽I經營者一定要跳出傳統思維的桎梏,看到十年乃至三十年后的需求,看到未來的競爭。很多時候,顛覆自己其實是最難的事?!秉S連光不無感慨道。 對身為制造商的海德堡來說,這場面向未來的戰役已經拉開序幕。 上一篇: 恰當的基層管理可以讓生產更簡單
下一篇: 印刷企業投標之技巧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