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企業 踐行發展理念之江蘇行(三)||記者手記前 言 于印刷界而言,在經濟走勢與經營形勢充滿挑戰的當下,如何對標“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完成產業轉型與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無疑是一個亟待深入的大課題。正是帶著這樣的思索,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組建了由協會理事長、副理事長掛帥,秘書處成員為組員的調研小組,將按計劃分赴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北京等地,密集走訪來自不同印刷領域的行業企業,以期通過樣本企業得與失、成與敗的解讀,把脈行業痛點,發掘有益探索,啟迪產業未來。 繼浙江、上海地區的走訪圓滿結束后,2016年4月11日~15日,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立建,副秘書長袁建湘、王健一行踏上了江蘇地區印刷企業的調研行程,到訪的第三站為昌昇集團、中羅印刷機械有限公司。 ![]() 昌昇集團沙曉明總經理向中國印工協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立建(左二)一行介紹企業發展情況 4月13日9:30,江蘇如皋市昌昇集團;11:40,如皋市中羅印刷機械有限公司 人云慷慨悲歌之士多出于燕趙之地,山川英氣不屬江南。江南自古多名士,不善先鋒,只求消遣。但沙曉明是個例外。 昌昇集團總經理沙曉明與我們在瓦礫中走進待拆的組裝車間,面對一臺臺高端印刷機,細說它們的優質與不俗,語氣中流露出不舍與無奈。他提高了語調:2008年,昌昇推出的CS102-4系列高端印機,水平不僅國內領先,而且達到日本機器的技術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也只是拉近了差距,畢竟歐美日等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近200年工業化發展的積累,及其所形成工業基礎和產業鏈,是我們所不具備的,從2002年到2012年,這十年間,我國的裝備制造業在國家投資驅動型戰略以及穩定的貨幣匯率下,以性價比的優勢在國內市場上保持著持續向上的勢頭,促進產品從中低端向高端裝備延伸,逐漸能在國內高端市場“分一杯羹”。但是好景不長,還未等國內高端印機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外部大環境急轉直下,將國產高端印機幾乎推向滅頂的邊緣。 望著曾經輝煌的公司廠區,沙總以他職業素養分析道:自2013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對歐美日“三元”持續上升之后,我們的印刷設備制造發展所倚重的性價比優勢蕩然無存,我們市場對國產高端印刷裝備的需求呈現出大幅下降的趨勢,2015年到達了“谷底”。 國家對進口高端印刷機械大舉入侵沒有進行有效的控制,尤其是“二手機”非法入境勢頭也沒有得到緩解,進口廠商攜匯率優勢,大舉進入國內,并連續數年保持增長,按照行業慣例以及顧客心里的期望,同檔次的前提下,國產高端印機價格應該是德國機器的60 %左右,但在享受退稅和補助后,我國的印機設備與德國比較會上升到64%,從差價483萬元變為329萬元,這樣的差價讓國產機徹底失去了性價比的優勢,顧客經過計算后,國產機的購機成本大大超過心里期望,從而讓他轉向進口機。如果再這樣下去,不久我國的高端印機市場將完全被國外機所壟斷,國產印機制造企業中短期內將無力再涉足高端印機制造。 ![]() 昌昇生產車間,一臺印刷設備完成組裝 也許,共和國造就的這代人就有這樣的情懷與價值觀。沙總痛心疾首:從高端印機制造業所面臨的困局,就可以看到中國整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困境, 盡管國家還是會將高端裝備制造列入鼓勵發展名錄,如果此時不進行適當的民族產業保護和政府扶持補助傾向,如果還是這樣的生存環境,過去形成的積累也許會在今后數年消耗殆盡,屆時從頭再來,肯定需要投入數倍甚至是數十倍的力量去復蘇,但時間的失去是怎么也挽回不了的。 使命感是本土企業家頂住壓力屢敗屢戰的基本素質,失敗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演練。 沙總講述了昌昇跌宕起伏的成長史,詳解了世界工業化國家崛起之路。沙總建議說:國家和政府部委應對高端裝備制造業出臺相關的顧客購買國產高端裝備的鼓勵政策,加大國產機在市場中的優勢,讓國產裝備制造企業獲得持續研發和生產高端裝備的動力,同時在WTO允許的框架內對向國內傾銷進口機器特別是二手機進行有效的控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針對大環境的變化,組織聽取協會企業的呼聲,及時有效地制定應對策略。裝備制造業是生產和生活資料以及國家工業發展的基礎,也是未來智能化時代執行終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關系到國家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實現,試想,如果我們將來的裝備全部用進口裝備來代替,必將永遠受制于國外,這樣顯然不利于我國整體利益和民族復興大業。 下一篇: 走向未來 縱橫談(上篇)
|